“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弄虚作假、优亲厚友、不公不明、以权谋私等微腐败问题,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如何监督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有效防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作风问题?ysb体育近年来,阳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基层监督中的难点,从“小”处着眼、从“微”处着手,整合力量激活监督末梢,小微权力监督网越织越密。
规范晒权用权 扎牢制度笼子
一些村(居)还在发放四大节日补助、交通补助,自行设置年度绩效奖……江城区纪委监委要求全区114个村(居)填报《江城区清理规范村(居)“两委”干部津补贴自查自纠申报表》发现了上述问题。如何让小微权力不再“任性”,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规范权力运行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提升基层正风反腐治理能力。
“对资产、资源的发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村干部在处理集体资产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违纪违规的行为……”阳西县纪委监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制定《村级党建工作清单》《村“三员”监督履职正负清单》《村级权力服务清单》及其流程图的初衷是从源头上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的监督管理。
据悉,这些《清单》及其流程图被录入阳西县政府网信息平台,群众可以通过电脑、微信等随时随地查询村级事务办理情况。该县纪委监委利用县政府网站、党建网、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举报电话等平台,建立完善县、镇、村、群众四级监督网络,拓宽监督和信访举报渠道,纪检监察机关不定期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或明察暗。群众监督信息不对称,一些村里“村务公开”公示栏有的被“隐藏”,有的被风雨破坏年久失修,加之群众的不关注、看不懂,村务公示难以发挥监督作用。为此,该县纪委监委编制操作手册印发至镇、村一级,在村一级设置小微权力宣传专栏等,并派出专人向群众现场教学,保证群众对平台能知情,会监督,邀请他们参与网上监督。
此外,还出台《阳西县村纪检委员工作考核与奖惩办法(试行)》《阳西县村务监督员、村纠风监督员考核与奖惩办法(试行)》,充分调动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员、村纠风监督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监督效果。同时,根据《阳西县村“两委”干部问责办法(试行)》,对违反《清单》的行为,从严追究村干部的违规违纪责任和村“三员”的责任。
2018年8月,阳江出台《阳江市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阳江市纪检监察机关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列举八大惩治重点,细化工作方案,使全市“小微权力”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村级权力运行得到有效约束,村里监督更有力,村里工作更透明。
这是纪检监察机关打通小微权力监督管理“最后一米”的缩影,我市逐步形成市、县、乡、村的四级联动监督管理模式。
织密监督网络 精准对焦问题
“1950元第一次,1950元第二次,1950元第三次,1950元中标!”今年3月,在江城区岗列街道对岸村鳗鱼场渔围投标会上,鳗鱼场渔围以每亩每年租金1950元中标,租价较之前上涨近8倍,租金收入由每年的31.75万元增至247.65万元,每年为村民增收200多万元,在场的村民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喜人的变化得益于对村级集体“三资”的监管,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合理行使。江城区在10个镇(街道)纪(工)委建立健全了监察组织,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居)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沟通协作,形成监督合力。2019年以来,岗列街道纪工委监察组对农村“三资”交易平台进行监督7次,即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没放松对村级集体“三资”交易平台的监督。此外,为加强对有关“三资”问题线索排查,在全区117个村(居)委会设置举报箱,实行定期开箱、信件限时上报制度,实现群众反映问题与信访举报部门的“零距离”,更好地保护群众的“钱袋子”。
在加强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中,阳春市纪委监委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要求各村委会将每个“三资”合同的研判结果、处置情况等及时将群众关心、担心、疑虑的问题公开,让党员群众充分了解和参与本村事务。同时,制定权力清单,要求各乡镇(街道)对表对标,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对照“二十八条”规范履职,加强“三资”管理,进一步规范村级工程项目运行。
以“三资”管理为例,各地农村资产监管存在漏洞。通过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织密监督网络,纪检监察机关能更精准地对焦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同时有利于克服上级监督滞后和乏力的问题,更好管理村里的人、财、物。目前,该市市县两级已全部完成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工作,向功能区派出监察专员办公室3个,向镇(街)派出监察组46个,向功能区所辖镇(街)派出监察专员2名,镇(街)监察机构人员216名。
常念“紧箍咒” 长敲“警示钟”
“作为村民小组长,要明白自己行使的职权是群众赋予的,同样要接受监督。”阳西县织镇纪委书记给全镇村民小组长作辅导报告。
对基层农村党员干部开展这类纪法教育活动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并不少见。近年来,在通过建立完善“小微权力”运行机制,定权力、定流程、定责任、定公开,强化村级权力运行监督的同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廉洁意识,规范农村干部履职行为上下功夫,从源头上巩固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成果。注重干部廉政教育的同时,抓好业务学习教育,使干部受教育知廉守底线,懂政策懂业务会监督。阳东区东平镇纪委多次邀请财政、审计等部门业务骨干面向村(渔)居书记主任、报账员、村民小组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等人开展专业授课,讲授财务知识,邀请专业人士讲授村级“三资”相关法律法规和涉农政策知识。
“实行镇村小微权力监督,给‘微官’行使‘微权’套上了‘紧箍咒’,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紧盯镇村小微权力,坚持抓早抓小,切实强化对基层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苗头性问题和轻微违纪问题及时‘敲打’提醒,让基层干部作风显著改进,‘微腐败’易发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阳江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